中元节叫中秋节吗
中元节不是中秋节,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,而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,两者的时间有差异,节日寓意就更是天差地别了。中秋节,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,盛行始于宋朝,至明清时,已与元旦齐名。关于中秋节的起源,大致有三种,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、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,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。在今人的眼中,中秋节是一个和家人团聚的日子,是很温馨的节日。
中元节,原是小秋,这一日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米等祭供,向祖先报告秋成。因此每到中元节,家家祭祀祖先,供奉时行礼如仪。七月十五中元节有上坟扫墓,祭拜祖先的习俗,对比中秋节的温馨,中元节是一个严肃的祭祀节日。
中元节传说有哪些
传说一中元节源自道教,后来佛教改为现在俗称的盂兰盆节。盂兰盆节在印度语中意指“倒悬”,“倒悬”指的的是释迦十大第子目莲的母亲死后后受饿鬼之苦,不能吃东西。目莲后来得到释迦帮助,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。在佛教文化中,有中元节举行普渡会的习俗,一般来说这个月不适合嫁娶等重要事。
传说二
传说地藏菩萨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阎王爷”,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,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。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,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,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,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。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,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,跑到人间为害百姓,所以就有了“七月半,鬼乱窜”之说。因为这些鬼魂全都出来了,所以人们把这一天定为“鬼节”,还有了烧纸钱、祭奠故去亲人的习俗。